2025年“5·12”国际护士节特别报道

2025-06-23 21:09:52

来源:网络

  日常工作中,张伟娜不仅关注老人的身体健康★◆■◆,更重视他们的精神需求。她把护士站前的活动大厅变成“精神慰藉室■◆★◆■■”★■■★◆★,组织剪纸、连线画、红歌演唱■★★◆◆、轮椅太极拳等活动,丰富老人的生活■◆◆■。面对患有痴呆的老人◆■■■■■,她耐心倾听、细心陪伴,用温暖回应他们对关爱的渴望。

  刚进入医院时■★■◆◆,谢朱彪毅然选择挑战高难度的ICU科室■◆。入院第二年◆■★★,恰逢医院创建ICU,他被选派到蚌医一附院进修,归来后投身科室组建工作。当时的ICU条件艰苦◆◆■★◆★,仅有五张床位、三台呼吸机◆◆★◆,人员配备也不充足◆★■★★,但他和同事们迎难而上■★,为科室发展奠定基础。随着医院发展,ICU搬迁至新院区,床位和人员增多,护理问题也随之而来。谢朱彪敏锐关注到失禁性皮炎★◆◆、危重症患者头部皮肤及呼吸机管路冷凝水管理等难题,通过收集病例撰写个案,开启了护理科研之路。此后◆■◆■◆★,他多次进修学习,不断提升专业能力,在学术领域持续深耕,在省市级护理学术会议征文比赛中屡获佳绩。

  今天是第114个国际护士节,中安在线联合阜阳市多家医院推出护士节特别报道。“让我们一起聆听他们的故事,感受他们的力量,致敬平凡而伟大的护士群体◆◆■★。”

  然而★■■★◆◆,这份工作也让张伟娜在家庭和事业之间艰难平衡。节假日为保障老人安全、陪伴老人,她常常无法陪伴家人。女儿的一句“妈妈我做梦了,梦见你去照顾医养区的老人了”让她既心疼又愧疚■■★◆■★。母亲生病怕打扰她工作,独自去其他医院治疗,更让她泪湿眼眶。但她深知◆◆■★★■,这份职业的重量就在于用无数个“亏欠”的日夜,在陌生的■■“父母◆★■★■★”与亲生的“子女”之间◆◆■◆★,织就一张名为“守护”的网。

  从临床一线到管理岗位◆★★◆,从护士长到门诊部,刘素梅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对待工作◆■◆★■。她见证了年轻护士的成长,也深知团队协作的重要性。三十一年来,护理理念不断发展,但她初心如磐,用专业与坚守,在护理事业的道路上砥砺前行。

  刘素梅,一位有着31年护理经验的◆★■■◆“老兵”,岁月染白了她的青丝,却从未改变她对护理事业的赤子之心。

  医养区张伟娜,在“医养结合■■■”的特殊岗位上,用爱与陪伴守护着老人们的“夕阳红★★■”。

  谢朱彪,一名◆★◆■“90后”ICU男护士,以敢为人先的勇气与持续奋进的热情,在护理岗位上闯出一片天地★■◆。

  工作之余,谢朱彪积极参与■★■◆■★“互联网+护理服务”,为行动不便患者上门换药★◆★■;带领男护士团队开展科普志愿活动,将急救知识送进社区★★◆,用实际行动诠释“男”丁格尔精神,激励更多年轻人投身护理事业。

  1994年◆◆,初入病房的她,面对昏迷患者◆★■、高热患儿时曾紧张无措,但很快她就明白★■■◆◆■,护理不仅是技术操作★■★,更是传递温暖与希望的事业。日常工作中,她主动为患者洗头擦身、照顾留守患儿■■◆★、帮助困难患者★★◆◆■★,用点滴行动搭建医患信任之桥■■★★◆★。在重大疫情面前★■■★■★,刘素梅始终冲锋在前。2003年非典肆虐,物资匮乏、情况未知,她在发热门诊坚守一个月;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◆★■■◆■,她带领科室护士第一批递交请战书,在隔离病房奋战14昼夜,实现患者零死亡◆◆★★■◆、护理人员零感染的目标◆■★;2022年,她又奔赴上海■★★◆,在方舱医院和儿童定点医院参与救治工作★■★,跨越近二十年的抗疫历程,她用行动诠释着护理人的使命与担当。

  从90后“乐天派”男护士的创新突破,到31年资深护士的坚守传承,再到医养区护士的温情守护■■★,他们的故事是阜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护理工作者的缩影。他们用专业、爱心和坚守★■,为患者的健康和幸福贡献着自己的力量。(记者张云山通讯员陈欣欣余梦园)

  在抗疫战场上★◆■★◆,谢朱彪同样冲锋在前★◆★◆◆◆。2022年4月,上海疫情严峻,他放下家中嗷嗷待哺的孩子■★◆,义无反顾加入安徽省援沪医疗队,历时52天辗转多个方舱医院和定点医院★◆★◆◆,圆满完成任务。援沪期间,他收到小朋友赠送的“上海加油安徽加油”图画◆■,这份特殊礼物成为方舱内温暖的记忆◆★■★◆■。此外★◆,他还与父亲并肩作战,在不同岗位为抗疫贡献力量;在阜阳马拉松比赛中,他负责医疗护理保障,为赛事安全护航★★■★◆■。

  医养病区是老人们的◆■■◆“心灵故土”。开科至今,许多老人和家属仍然对这里充满信任与依赖。“丫头■★◆■,我就在咱们科治疗■★◆★■,别让我换床■■◆★■,这儿就是我的家。”这是患者金奶奶因病情变化需要转科治疗时说的一句话,她拉着张伟娜的手不愿离开★■,希望在熟悉的环境接受治疗。张伟娜和同事们克服困难,开展原床位治疗。当她们每天带着治疗车穿梭在床边★◆,输液瓶在夕阳里晃出细碎的光★■◆★★◆,监护仪的绿线与老人的呼吸同频,老人感受到家的温暖时,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。

  2018年5月25日,一场惊心动魄的■★◆■◆◆“产房外接生■■■”让刘素梅的名字广为人知。当时■■◆■■,一位孕妇在外科大楼一楼突然腹痛倒地、羊水破裂★■■,正在巡视病房的她凭借丰富经验◆■★,迅速与同事展开救援,就地建立临时产房,最终成功接生,母子平安。这场生命奇迹被评为2018年度阜阳市十大正能量事件。

  在医养区,张伟娜收获了老人们深厚的感情★★★■。有的老年患者硬塞水果、拉着她亲昵互动;有的老年患者吃饭时惦记着她是否也能吃上一口热饭;也有的老年患者时刻关心她的身体健康……这些温暖瞬间,让她明白自己早已成为老人们生命中的“家人★◆■■◆■”★■。

  在第114个国际护士节到来之际,阜阳市第五人民医院的护士们用实际行动诠释南丁格尔精神,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★◆■,用专业与温情书写属于自己的护理故事。